跳至主要內容

快篩陰性卻有症狀?醫師教你「雙採檢」提升準確率至近九成

為什麼快篩陰性卻全身不對勁?專家解密採檢關鍵

最近好多鄉民都在問:「明明喉嚨痛到爆,快篩戳到流鼻血還是陰性?」台大急診醫師李建璋最新研究發現,同時採檢喉嚨+鼻腔的「雙採檢」法,可以把準確率拉到將近九成!

快篩陰性的三大陷阱

  1. 病毒量不足:剛感染前3天或快康復時,Ct值超過25就可能驗不出
  2. 採檢手法NG:只戳鼻孔前段沒深入鼻咽,或是喉嚨隨便抹兩下
  3. 試劑敏感度差:不同品牌準確率落差大,有症狀建議用高靈敏試劑

醫師親授「喉嚨採檢SOP」

  • 準備兩支不同廠牌快篩組
  • 第一支棉棒深入喉嚨「扁桃腺」位置,左右各轉5圈(記得避開舌頭)
  • 第二支按標準鼻腔採檢法,深入2.5公分旋轉15秒
  • 兩支試劑同時檢測可交叉比對

病毒躲貓貓實測數據

根據加拿大最新研究: 採檢方式 準確率
單鼻腔 68.2%
單喉嚨 72.3%
雙採檢 88.1%

注意! 不能用ENT檢查用的粗棉棒,一定要用快篩專用採檢棒。有網友分享慘痛經驗,用錯棉棒會吸附太多唾液,反而稀釋病毒濃度。

什麼時機該驗?三大黃金原則

  1. 出現症狀後第3-5天驗(病毒量高峰)
  2. 早晚各驗一次(病毒複製週期)
  3. 不同姿勢採檢(坐著採鼻、仰頭採喉)

日本研究發現,Omicron病毒特別愛躲喉嚨後壁,有護理師建議採檢前「用力咳嗽幾下」,讓病毒跑到容易採集的位置。但醫師提醒千萬別先漱口或喝熱水,反而會沖淡病毒濃度!

特殊案例解析

  • 六次陰性確診:可能採檢角度偏差,或病毒集中在支氣管
  • 快篩陽但PCR陰:試劑交叉污染或操作失誤
  • 無症狀卻陽性:病毒量剛達檢測閾值

台北市聯醫醫師姜冠宇提醒,快篩結果要搭配臨床症狀判斷。如果持續發燒、呼吸困難,就算快篩陰性也要就醫檢查。最近還發現有些患者會先喉嚨痛2天才出現鼻塞,建議有疑慮時早晚各做一次雙採檢。

最後叮嚀:快篩試劑要存放在陰涼處,過期或變質的試劑會影響準確度。採檢完記得把棉棒充分浸泡在萃取液,靜置1分鐘再滴入檢測孔,這些小細節都會影響判讀結果喔!

分類:醫療疾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