湯圓吃多怕脹氣?女中醫傳授4招秘訣!加碼麥茶消脹小技巧
冬至到元宵節總免不了要吃幾顆暖呼呼的湯圓,但每次吃完都覺得肚子鼓鼓的好難受?別擔心!中醫師教你4個超實用技巧,讓傳統美食吃得更健康~
🥣 糯米特性大解析|這些人要特別注意!
傳統湯圓主要用糯米粉製作,中醫認為糯米性味甘溫,能補脾肺虛寒,蛋白質和維生素B群含量高。特別適合:
- 容易拉肚子的人
- 頻尿或異常流汗體質
- 支氣管較弱者
但要注意3類人要少吃:
⚠️ 剛生完大病恢復中
⚠️ 腸胃功能退化的長輩
⚠️ 消化系統未發育完全的孩童
(吃多容易脹氣便秘,嚴重會腸絞痛!)
👩⚕️ 女中醫私房4招|湯圓這樣吃不脹氣
1. 咀嚼30下再吞|啟動人體消化機
- 糯米黏性強容易結塊,唾液澱粉酶是分解關鍵
- 具體做法:每口湯圓至少咬30下,讓唾液充分混合
- 小技巧:用門牙切小塊再咀嚼,避免整顆吞
2. 煮湯圓的水別倒掉|原湯化原食秘訣
- 維生素B群都溶在湯裡,能幫助代謝糖分
- 喝法重點:
▸ 甜湯圓→喝少量煮湯(可加薑片中和甜膩)
▸ 鹹湯圓→直接喝煮湯補營養 - 注意:市售冷凍湯圓煮湯可能有添加物,自製湯圓最安心
3. 飯後來杯「這個」|消脹神器超有效
- 麥茶含α-澱粉酶|分解糯米超給力
- 沖泡秘訣:
▸ 茶包用80℃熱水泡5分鐘
▸ 加新鮮麥芽更有效(中藥行可買到) - 進階版:加陳皮山楂煮成消脹茶
4. 鹹湯圓換湯底|白蘿蔔神奇功效
- 傳統油蔥湯底→改蘿蔔湯
- 白蘿蔔好處:
✅ 膳食纖維促進腸蠕動
✅ 行氣消食解油膩
✅ 預防上火便秘 - 加強版:加入香菇、玉米增加鮮味
🍵 麥茶怎麼選?3大挑選重點
- 看成分表|避開「焦糖色素」等添加物
- 聞香氣|天然烘焙麥香非化學香味
- 選包裝|鋁箔袋裝比透明包裝更能保留營養
❄️ 冷藏湯圓回溫法|避免消化不良
從冰箱拿出的湯圓記得:
- 冷凍湯圓先放室溫10分鐘
- 煮時用「溫水」下鍋
- 水滾後轉中小火慢煮
(急速溫度變化會讓糯米更難消化!)
💡 冷知識補充|古人吃湯圓智慧
《本草綱目》記載糯米要搭配:
- 桂花:化痰散瘀
- 酒釀:促進血液循環
- 紅棗:中和寒性
下回煮甜湯圓不妨試試古法配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