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冒糖漿當止痛藥?小心越喝越傷身
最近門診遇到好多「止痛藥成癮」的案例,有個40多歲的媽媽讓我印象超深刻。她從大學時期就跟著阿嬤的古早偏方,每次頭痛就灌感冒糖漿,結果現在每天要喝2瓶才勉強止痛,肝指數還飆到正常值的三倍!
為什麼喝感冒糖漿會越喝越痛?
- 成分大雜燴:裡面混了乙醯胺酚(普拿疼)、消炎藥、咖啡因甚至安眠成分,短期有效但長期會讓大腦痛覺神經失調
- 劑量抓不準:很多人根本沒在看瓶身標示,直接整罐乾掉,等於每次吞下10倍建議量
- 惡性循環:身體產生耐受性後,不喝時血管會反彈性擴張,痛感比原本更強烈
藥罐子患者的3大特徵
- 每週吃止痛藥超過2天
- 頭痛天數每月超過15天
- 出現「預期性頭痛」:想到要停藥就開始痛
臺北榮總神經內科專家提醒,當你發現這些症狀,已經算是「藥物過度使用頭痛」的重症患者。有位50歲阿姨就是典型案例,20年來把感冒糖漿當水喝,最後變成天天頭痛到要臥床,連洗碗這種簡單家事都做不了。
打破止痛藥魔咒的4個關鍵
1. 漸進式戒藥計畫
突然停藥會引發戒斷反應,醫師建議:
- 先從減量1/4開始
- 搭配長效型預防藥物
- 紀錄每天疼痛指數變化
2. 咖啡因完全戒斷
咖啡、茶、能量飲料都要停,連巧克力最好都別碰。研究發現每天攝取超過200mg咖啡因(約1杯大美式),頭痛復發率增加67%
3. 每天30分鐘「333運動」
- 每週3次
- 每次30分鐘
- 心跳達到130下 最推薦游泳和騎飛輪,對頸部肌肉放鬆效果最好
4. 營養補充不能少
- 鎂:南瓜籽、深綠色蔬菜
- 維生素B2:雞蛋、乳製品
- 輔酶Q10:鮭魚、沙丁魚
有患者實測補充鎂劑3個月,頭痛天數從28天降到剩9天!
治療過程會經歷的3個階段
- 戒斷期(2-4週):頭痛可能更嚴重,需要家人支持
- 調適期(1-3個月):學習辨識頭痛前兆,改用熱敷、按摩替代藥物
- 維持期(半年以上):建立運動習慣,調整飲食模式
很多患者到治療後期才驚覺:「原來頭皮放鬆的感覺是這樣!」、「已經忘記上次頭痛是什麼時候了」。雖然過程很辛苦,但擺脫藥罐人生絕對值得!
特別提醒:如果頭痛伴隨視力模糊、手腳麻木或意識改變,要立即掛急診,這可能是中風或腦出血前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