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月經結束又出血?破解排卵期出血真相
最近發現內褲又有血漬,可是月經明明兩週前才結束?先別慌!婦產科醫師表示,這種「月經走沒多久又見紅」的狀況,很有可能是女生都會遇到的「排卵期出血」。但到底怎麼判斷是正常現象還是生病?今天就帶大家完整解析!
排卵期出血3大特徵
- 時間點很固定:通常發生在月經結束後10-14天,剛好是卵子成熟排出的時間
- 出血量超少:多數是衛生紙擦拭才發現的粉紅色分泌物,或是少量咖啡色血漬
- 不超過3天:通常1-3天就會自己停止,不會像月經持續多日
身體這時候在忙什麼?
- 卵泡成熟時雌激素會飆高
- 卵子排出後雌激素突然下降
- 黃體素還沒完全接棒支援
- 子宮內膜輕微剝落造成出血
跟月經有什麼不一樣?
✓ 顏色較淡(粉紅或咖啡色)
✓ 不需要用衛生棉
✓ 可能伴隨單側下腹悶痛
✓ 有些人會覺得胸部脹脹的
5種危險出血要警覺
雖然排卵期出血不用太緊張,但如果是這些狀況要快就醫:
1. 子宮內膜息肉作怪
- 出血時間不固定
- 性行為後容易出血
- 可能導致貧血症狀
2. 子宮肌瘤警訊
- 月經量突然變多
- 經期超過7天不停
- 出現血塊或深紅色經血
3. 子宮頸病變
- 分泌物有異味
- 非經期出血量較多
- 伴隨解尿疼痛感
4. 內膜癌風險
- 停經後異常出血
- 體重莫名減輕
- 長期經期紊亂史
5. 黃體功能不足
- 出血持續超過5天
- 基礎體溫高低起伏
- 影響受孕機率
什麼時候該看醫生?
✔ 出血量多到要用衛生棉
✔ 出血超過3天沒停止
✔ 分泌物顏色異常(黃綠色)
✔ 合併發燒或劇烈腹痛
日常保養3重點
- 記錄出血時間和症狀
- 避免排卵期過度勞累
- 補充含鐵食物預防貧血
醫師提醒:20-35歲女生最容易發生排卵期出血,但如果超過35歲還有這種狀況,建議做超音波檢查更安心。下次發現非經期出血先別慌張,記得觀察出血特徵,必要時還是要給婦產科醫師檢查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