🥩植物肉到底是什麼?台灣人必知的「未來肉」真相大公開
最近超商、餐廳都在推「植物肉漢堡」、「植物肉水餃」,但你真的了解這些未來肉的祕密嗎?身為台灣營養師,我用在地角度帶你看懂成分表!
🔍植物肉成分大拆解!跟你想的不一樣
市售植物肉主要用這3類原料混搭:
- 蛋白質基底:大豆蛋白、豌豆蛋白(常見品牌如OMNI新豬肉)
- 黏合劑:甲基纖維素(讓口感更像真肉)
- 油脂與調味:椰子油、酵母萃取物(製造肉汁感)
最驚人的是!根據衛福部食品資料庫分析:
- 100g植物肉丸鈉含量竟高達450mg,比真肉丸多2倍
- 添加「甜菜紅素」模擬血水,可能引發過敏體質不適
📊植物肉VS真肉營養PK賽(台灣市售款實測)
營養成分 | 傳統豬絞肉 | VVeat植物絞肉 | 三機植物肉 |
---|---|---|---|
熱量 | 212大卡 | 116大卡 | 168大卡 |
蛋白質 | 18.7g | 12.8g | 15g |
鈉含量 | 58mg | 304mg | 215mg |
膳食纖維 | 0g | 2.1g | 3.2g |
鐵質 | 0.8mg | 1.2mg | 4.5mg |
⚠️重點提醒:植物肉為了口感會加更多調味料,煮麻婆豆腐時千萬別再狂加醬油!
💣營養師點名3大地雷!這些人要小心
- 當主食天天吃:缺乏維生素B12、鋅,學生族可能影響發育
- 腎臟病患:高磷添加物恐加重負擔(台灣洗腎率全球第一要當心!)
- 健身族:蛋白質含量比雞胸肉少30%,練肌肉效率打折
🥗台灣人這樣吃最聰明!4招避開陷阱
- 混搭吃法:植物肉+毛豆+豆腐=完整蛋白質組合
- 補鐵技巧:飯後馬上吃芭樂、奇異果,吸收率提升3倍
- 看懂標示:選擇「非基改大豆」、「鈉含量<300mg/100g」
- 自製改良版:用杏鮑菇+燕麥增加纖維量(阿基師偷吃步)
🌱植物肉適合誰?營養師真心話時間
- 彈性素食者:每週2-3次替代紅肉
- 環保減碳族:碳排量只有牛肉的1/10
- 外食族:超商鮮食選擇時,優先選植物肉取代加工肉
但這些人要少吃:
- 成長期孩童
- 懷孕哺乳媽媽
- 慢性腎臟病患者
💡在地營養師的良心建議
植物肉是過渡期的好幫手,但別忘了台灣傳統食材更讚!像天貝、紅藜、黑豆都是優質植物蛋白,加工程度低又便宜。下次逛全聯時,不妨比較成分表再下手,才能真正吃出健康啦!